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养成教育 > 正文

长春光华学院文学院鸿鹄养成教育学社开展课前十分钟之国文传承活动第七期

【发布:林安齐 | 投稿:包妮弘 | 发布日期:2024-04-30 】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庸》作为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之一,对于我们的道德品质、行为准则以及思维方式都产生了重要意义。本周,长春光华学院文学院鸿鹄养成教育学社开展了第七期《中庸》国文传承活动。

文学23406班的时婷婷同学在对《中庸》对应篇章的解读中提到:天地之道,在一个“诚”字。心诚意正才能够感悟天地之变,把握天地规律,成就天人合一的最妙境界,进而能够享受天地众生的照拂,从天地的运行和发展规律中,找到灵感,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

IMG_257

 导师孙颖老师对她的演讲作出了专业性评价:时婷婷同学对文本的解释比较精准,每句古文的意思能用白话翻译明白,其次,对于“心诚则灵”的现实意义的阐释得比较充分地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最后,该分享文本观点明确,论证有力、逻辑性强、条理明晰。

文学22404班的郭尚威同学引领同学们围绕《中庸》中的篇章展开深入探讨,以学习为例,讲述圣人之道,强调其重要性。该同学提出,君子不仅要尊重自己的德性,还要不断追求学问,以达到广博而精深的境界、保持高明而中庸的态度,既不过于偏激,也不过于平庸。

IMG_258

之后李恒亮导师对其品读内容作出评价:郭尚威同学的课前演讲表现出色,充分展现了他对圣人之道的高远广大和君子之道的重要性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并且在演讲过程中能与听众保持良好的互动,及时回答听众的问题并引导讨论。

文学23408班的曾雅同学对《中庸》中的部分章节进行学习分享。她提出:“自身精诚纯不杂,且能专一而不二,化育万物难测度。”世间万物经历了几亿年时间的积累和演变才达到现在的稳态,而我们应在有限的人生中,秉持着最基本、至诚的原则和标准。

IMG_259

指导老师房莹在聆听过同学的讲述后给出评价:望曾雅同学能以“自明诚,谓之教”和“自诚明,谓之性”为参照,在此本心本性之上对自我的道德本性以及人伦物理进行修养,实现“诚明之境”。

通过这周的课前演讲,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庸之道的“心诚则灵”“圣人之道”和“诚明之境”,了解到《中庸》不仅是古人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考与探索,还是我们每个人在修身过程中应具备的。希望文学院学子们也能够从《中庸》课前十分钟活动中受到启发,为人处世至诚至善,不断追求学问,保持高明而中庸的态度,将中庸之道践行于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