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引导青年学生上好与实地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不断深化青年学生对基层服务和乡村建设的理解,激发青年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信心与决心,以实际行动助推粮仓吉林建设的伟大进程。在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长春光华学院文学院组建了由15名师生构成的“基层服务践行团”,由文学院学生办公室辅导员李帅岐老师带队,并于2024年7月5日—6日分别前往吉林省四平市和吉林省梨树县进行走访调研,切身感受乡村振兴战略下吉林乡村发展的新面貌。
在出发前,带队老师李帅岐主持开展了动员大会。他不仅向同学们说明了活动开展的注意事项,也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同时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为基层服务和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感悟精神 赓续血脉
第一站,践行团成员们来到了四平战役纪念馆,共同回顾了“四战四平”的历史,悼念革命英雄。成员们在展览过程中深受震撼,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照片及战役相关的文物彰显了革命先辈奋斗的足迹。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也希望青年一代要不断从历史中汲取养分,补足精神之钙,不辜负新时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做到为人民服务,赓续红色血脉。
保卫黑土 筑牢粮仓
第二站,文学院基层服务践行团来到了位于梨树县的中国黑土地博物馆。在中国黑土地博物馆里,成员们认真聆听馆内讲解员的生动讲解并观看了相关纪录片,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黑土地资源的现状和“梨树模式”的未来发展空间。通过此次讲解成员们更加深刻认识到黑土地对于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助推粮仓吉林发展的重要性,也号召成员们在未来要共同保卫好“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
脚沾泥土 永葆初心
第三站,践行团走进了总书记视察吉林时的第一站——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亲身感知在充分使用“梨树模式”这一黑土地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土壤情况和作物生长情况。成员们通过走进种植示范田和采访专业人士的形式了解到近年来梨树县围绕黑土地保护做出的举措,形成独具特色的“梨树模式”,并将梨树模式在广袤的黑土地以及黑土地之外的土地上推广。如今,“梨树模式”已经在东北重要产粮区进行广泛推广,正逐渐走向全国范围内。
扎根田地 “生存之道”
第四站,团队成员来到了梨树县八里庙村卢伟农业合作社,调研当地农业发展情况。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向大家介绍了“梨树模式”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和农机使用情况。也见到了之前从未见过的耕作工具及采割车辆,如无人植保机、玉米联合收割机等高科技新型农业设备。成员们不仅认识到了新型合作社对粮食生产的重要作用,也深刻感受到合作社经营模式给农民们带来的切实利益,共同助推粮仓吉林建设进程。
细致调研 勘察实情
最后一站,践行团成员们来到了霍家店街道社区进行宣讲,帮助街道的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梨树模式的意义和优势所在。也借此机会向街道的农户们分发了推广“梨树模式”宣传单,帮助农户们切实地了解其价值。随后,成员们也走访了脱贫户进行慰问,了解他们的脱贫故事,从中汲取经验,助力乡村基层建设。成员们通过深入实地感受乡村振兴战略下粮仓吉林发展新面貌,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通过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践行团成员们也感悟颇深。王智影同学对此说道“我是黑土寒地孕育的子孙,甘做此地萧瑟孤独的守卫,倒映眼中东北平原的苍穹与旷野给予我无可匹敌的信念。”赵英竹同学则这样说道“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真正地了解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含义。鼓舞我们通过走进实地、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推广梨树模式。”通过本次“三下乡”活动,青年学生砥砺意志、锤炼品质,汲取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扎根基层一线,践行青春誓言。基层建设乃强国之基,青年人才更是未来发展的后备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深刻认识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现状,鼓励年轻一代以全新姿态和青春视角为基层建设注入新鲜活力。让青春的绚丽之花绽放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奋力书写新时代乡村建设、基层建设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