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工作 > 科研活动 > 正文

【盛德讲坛】22-23-2系列学习(二)|从情状描摹到情态评注:副词“生生”再虚化

【发布:林安齐 | 投稿:文学院启梦文学社 | 发布日期:2023-04-23 】

2023年4月21日14时,长春光华学院文学院师生共同学习了由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主办,由上海师范大学张谊生教授在腾讯会议主讲的讲座,主题为:从情状描摹到情态评注:副词“生生”再虚化。

微信图片_20230421221314

张教授细致讲解了“生生”的句法分布和表达功用,分析了其不同的描摹方式以及相应的情态评注功用,并考察了“生生”从构形重叠到评注性副词的演化历程与动因。“生生”这一副词主要充当状语,也可以出现在定语谓词前,有时可以有标使用;主要用在动结式、动趋式前以及把字句与被字句中,经常与表意外情态的副词配合共现。既可以生动化地描摹各种“活着状态”的方式,形象化地刻画相关的情状,也可以用以体现情绪化的主观意外态表露。从副词的构形重叠经过不断地泛化、虚化与主观化,“生生”已形成了互有关联的三种形态:描摹性副词、评注性副词、构词式后缀。

e5290693d436e140a47311516fdade3

通过对“生生”的考察,可以得到如下启示:首先,主观化在语言演化的过程中可以说无处不在,既可能是导致语言表达方式发展的诱因,也在某些方面奠定了语言变化的基本结局;既可以是突破语言既定程式的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语言发展的前进方向。描摹性的实副词一旦形成,就很可能在主观化作用下,向评注性的虚副词演化。其次,“过去的句法成了今天的词法”,“生生”从构形到构词,“硬生生、活生生”从连用到附缀式构词,就是由句法而词法这样演化而来的。

2f3010241fd531347974f33fad4bee7

张教授的讲解条理清晰,例证丰富。这次讲座,使与会师生深受启发。不管是语言研究还是语言教学,乃至编撰各种词典,都必须树立起发展的、动态的语言观,必须对古今语料进行穷尽调查与分析,唯有如此,才能揭示语言的本质,才能提出合乎事实的解释。


张谊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主编《现代汉语》《现代汉语练习与参考》等教材。

Macintosh HD:Users:abc:Desktop:盛德讲坛22-23-1:9.2 第一次王健:盛德讲坛序.jpg

供稿:文学院启梦文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