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2025级新同学们:
欢迎你们加入长春光华学院文学院这个大家庭!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充满未知与精彩,而守护好这份精彩的前提,是安全。今天这份须知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个人信息安全。这并非老生常谈,而是事关你我切身利益的必修课。
一、风险警示:信息泄露,远非“与我无关”
你或许觉得个人信息泄露只是新闻中才会出现的情况,但危险往往潜藏于细节之中。近期,外省一高校因在其官网公示信息中未对身份证号、学号、手机号等进行脱敏处理,引发重大泄露风险。这深刻说明,信息安全制度绝非虚设,漠视规定会带来实实在在的法律后果与风险。
二、自我防护:从学会“脱敏”开始
为从源头防范风险,我们必须树立敏感信息“非必要不公开”的原则。未来在协助班级、社团工作,或需在网上提交、分享任何包含个人信息的文件时,请务必先进行脱敏处理。这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三、诈骗陷阱:最高明的骗术,往往披着最“可信”的外衣
即使学校全力筑牢防线,我们个人的安全意识仍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屏障。诈骗分子的手段层出不穷,且极具针对性。
真实案例:就连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劳教授,也险些中招。她曾收到一封伪装成“联合国理事会”的英文邮件,邀请她参会,流程逼真。直到对方要求将费用汇至私人账户,她才惊觉是骗局,但此前已透露了部分个人信息。
除了钓鱼邮件,还有假冒教务处、团委的短信链接、看似方便的免费钓鱼公共Wi-Fi、冒充老师或学长学姐的社交媒体账号、以及虚假的问卷调查二维码等。它们共同的目的,就是套取你的个人信息、账号密码甚至财产。
四、行动倡议:让我们共同守护
1.审慎公开:在任何平台公开个人信息前,默念“脱敏”二字。
2.核实真伪:收到任何索要个人信息、点击链接、转账汇款的要求,务必通过官方电话、线下办公室等可靠渠道进行二次核实。
3.密码管理:为教务系统、邮箱等重要账户设置高强度且独立的密码。
4.连接谨慎:拒绝使用来源不明的公共Wi-Fi处理个人敏感事务。
5.及时报告:一旦发现信息泄露或被骗迹象,立即联系辅导员和学校安全部门。
安全的大学生活,是一切梦想的基础。希望各位新同学能将这份须知放在心上,时刻保持警惕,用智慧和谨慎守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与财产安全,让我们在文学院的每一天都安心、舒心、开心。
文学院始终致力于为同学们提供支持与服务。如有任何疑问或困难,可随时通过官方渠道向学院反馈,我们将及时响应并协助解决。
谭宏姣院长邮箱:2723571778@qq.com
于浩书记邮箱:3576621593@qq.com

文章来源:文学院新媒体运营中心
撰稿:单美馨 杨楠楠
图文排版:冯璐遥
初审:杨楠楠
复审:焦晨阳
终审:于浩
文学院新媒体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