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文学院始建于2000年,现有汉语言文学、秘书学、广告学和新闻学4个本科专业,隶属于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2个一级学科。各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支持、师资共享、携手发展的专业共同体。

学院师生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国立
工艺与管理大学开展研学访问活动
学院依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文以化人,学以致用,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吉林省专业综合评估中,位列同类院校之首;新闻学专业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5年在“艾瑞深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应用型)排名”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位列全国第一,并荣获双高(6★,A++)评级,秘书学、广告学、新闻学专业省内排名均位列第一。

学院书法课堂
学院拥有吉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播”特色高水平学科群。近年来,教师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获批立项课题百余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省级优秀课程4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1门、省级高等教育线上教学资源课程1门、学银在线平台建设课程2门、校级一流课程5门、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5门,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学院“立规养习 启智润心“
养正教育主题征文大赛颁奖典礼
学院教学设施完备,建有汉语言文学实训室、秘书实训室、新闻传播综合实验室、非线性剪辑实验室、平面设计实验室、影像实验室以及22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充分满足学生实践实训需求。

学院广告学专业学生
荣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国家级奖项

学院学生在吉林省第17届
高等学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获奖
学院现有在校生1300余人,自2018年至今,共有126名学生考入香港中文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学生在近三届吉林省语言文字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在近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荣获国家级银奖2项、铜奖3项,省级金奖18项、银奖35项、铜奖37项。

学院学生社团“启梦文学社”荣获
第十一届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团称号
学生专业社团启梦文学社于2024年荣获“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团”称号,学生每年发表优秀文学作品百余篇。学院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文学院已经成为国内同类院校中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学生社团“启梦文学社”社刊
二、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贯彻“素质培根、思想铸魂、专业启智、文化润心”育人理念,培养具备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能力,能在中小学校、教育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文化传播等领域从事教育教学、事务管理、文化宣传与传播、文学创作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新文科人才。开设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网络与新媒体、创意写作四个专业培养方向。主要学习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写作技能训练等课程,其中中国古代文学为省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汉语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
专业咨询电话:徐老师 18943939633
秘书学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贯彻“素质培根、思想铸魂、专业启智、文化润心”育人理念,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掌握系统的秘书学基础理论和秘书专业技能,能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从事政务秘书工作,在各类企业中从事商务秘书工作,或受聘个人从事私人助理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开设政务秘书、商务秘书和私人助理三个专业培养方向。主要学习秘书学概论、中国秘书史、秘书心理学、秘书实务、秘书写作、秘书专业综合实训等课程。毕业生可选择继续读研深造,也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从事政务秘书或商务秘书工作。
专业咨询电话:孙老师 18943939615
广告学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以“素质培根、思想铸魂、专业启智、文化润心”为育人理念,培养具备广告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开设文旅融合传播、创意与设计传播、时尚传播三个专业培养方向。主要学习广告学概论、设计基础、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与实务、广告摄影与摄像、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品牌创意传播、广告心理学等课程以及市场调查、文旅融合策划专业综合实训等系列实训课程。毕业生能在广告传播、文旅创意 、新媒体传播、各类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领域从事广告策划、产品推广、内容生产、调查与咨询、公共关系传播等工作。
专业咨询电话:邸老师 13304309095
新闻学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以“素质培根、思想铸魂、专业启智、文化润心”为育人理念,培养具有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新闻调查分析、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具备电视栏目与网络综艺策划的文本表现能力和现代媒介技术应用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开设新媒体运营、创意传播、文旅融合传播三个专业培养方向。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传播学原理、社交媒体传播应用、融合新闻学、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与实务等课程,其中新闻采访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毕业生能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社以及党政机关、企业公共关系部门、文化传播部门、新媒体传播公司等领域从事新闻采访与写作、编辑与策划、短视频拍摄与制作、新媒体运营与管理、媒介产品制作和文化宣传、社会组织传播策划等工作。
专业咨询电话:刘老师 18943939619
三、考研代表

赵锦琪
2025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考取贵州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

刘启莹
2025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考取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王艺霖
2025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考取福建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研究生

齐婉蓉
2025届秘书学专业毕业生
考取辽宁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

韩佳慧
2025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考取安庆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李雨欣
2025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考取浙江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2025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考取新疆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
硕士研究生

薛华帅
2025届广告学专业毕业生
考取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戴亦歆
2025届秘书学专业毕业生
考取温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
硕士研究生

田晓昕
2025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考取鲁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李雅纹
2025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考取绍兴文理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
硕士研究生

陈 蓉
2024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考取吉首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冯银银
2024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考取山西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李春雨
2024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考取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李 雯
2024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考取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
硕士毕业生

连罗方
2024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考取福建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毕业生
四、优秀校友

金子权
201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毕业后,就职于吉林省保合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助理及商务部经理,负责对接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企业内部行政管理。在职期间,创办长春市初荷摄影工作室,同时担任吉林省吉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开展摄影写真及农业领域开发项目。

李 相
2021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在校期间,笔耕不辍,曾担任文学院“启梦文学社”社长,主编《启梦》,曾获第四届全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网文类一等奖。毕业后,考取香港公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意写作。现就读于马来亚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中文系,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

孙 瑞
2019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民革党员,现为集安市博物馆馆员,集安市政协委员。长期从事中国东北史与考古研究,多次参加高句丽、渤海国遗迹清理发掘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王瀚正
2016届广告学专业毕业生
毕业后创立吉林省微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年获吉林省“双创之星”荣誉称号。公司项目和作品曾获吉林省廉政微电影大赛一等奖,长春市图书馆优秀组织奖、城市影像大赛金奖等,并获得银盾行业合作伙伴联盟认证。

赵洋洋
2019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毕业后,同年考取吉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吉大尚德学校,任班主任,从事语文教学工作。2024年,在学校“双有课堂”说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现为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培训工作负责人。

朱天琦
2019届新闻学专业毕业生
在校期间曾获“吉林好青年”“长春好青年”“光华教育基金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等荣誉奖项。现就职于白山市靖宇县三道湖镇人民政府,任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
END
文章来源:长春光华学院
文学院新媒体运营中心